新疆有色金屬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先后隸屬于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00年8月作為國家經貿委10個國家局直屬的242個轉制科研院所之一下劃地方,現為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技術中心、自治區屬應用開發類重點科研機構。
研究所建所60多年來,圍繞有色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黃金等資源開發和行業發展開展技術攻關,累計完成包括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305項目、自治區高新技術攻關項目等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近1000余項,有92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編制并發布實施的國家標準共計32項,行業標準27項,企業標準30項,擁有有效的發明專利20項。現為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自治區科技廳《新疆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新疆有色稀有金屬材料開發及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疆)》、自治區發改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實驗室》,擁有自治區發改委、經貿委、環保局聯合授予冶金礦山清潔生產審核咨詢資質,通過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9000質量管理認證和軍工保密管理認證,是烏魯木齊市科技A級信用單位。
新疆有色金屬研究所立足新疆,面向全國。依托新疆優勢礦產資源,研制開發了50多種鋰銣銫鹽類及其金屬產品,建成了數千噸級的鋰鹽系列多品種生產線,研究所設有礦業開發部、冶金與新材料開發部、分析檢測中心、鋰材料中試車間等專業研發機構,全所占地面積72200平方米,注冊資金5670萬元。用于科學研究的各類儀器及設備1532臺套,合計儀器設備原值4075萬元。按照“大搞有色、推廣稀有”的開發戰略,形成集選冶試驗、設計、生產指導、技術培訓為一體的科技服務體系,秉承“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科技先行、用戶至上”服務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創新為動力,按照“開放辦所、產學研聯合、集成創新、拓展產業鏈”的辦所方針,成為新疆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和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平臺、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人才培養基地。